为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课程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和教师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关键作用,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以及《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等文件,构建学校“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课程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及各教学环节育人元素和育人功能,形成各类各门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协同育人效应,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总体目标
坚持党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全面领导,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发挥课程思政在课程体系中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形成协同效应。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为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重点,一体化推进课程思政的价值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队伍体系、保障体系建设,着力建设一批充满思政元素、发挥思政功能、具有我校特色的示范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和特色课程,着力培养一批具有亲和力、影响力的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格局。
三、基本原则
1.坚持政治引领,注重顶层设计。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课程思政改革工作,将课程思政建设列入学院党建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明确育人目标、优化教学设计、完善评价体系,实现固本铸魂、培德育人。
2.坚持实事求是,注重改革创新。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挖掘思政教育元素,潜移默化、润物无声,避免生搬硬套,积极推进理念、内容和方法创新,强化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教学过程及教学资源建设中的综合应用,增强时代感和实效性。
3.坚持分类指导,注重言传身教。根据不同学科、不同类型课程特点,有序推进工作,统筹思政理论课、通识教育课和专业课的育人作用。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引导教师将教书和育人、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和榜样力量,激励学生成长成才。
四、主要任务
1.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明确学校所有专业课程都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和功能,注重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提升能力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政元素,明确课程思想政治教学目标,编制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做好专业课程育人教学设计。在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贯穿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备课授课、教学评价等教育教学全过程,传播爱党、爱国、积极向上的正能量。针对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人文和社会科学课程,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充分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2.充分发挥通识课程在课程思政中的独特作用。注重发挥人文和社会科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优势,适当增加课程供给,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整合学校相关资源,在原有文史经典与世界文化、社会发展与社会责任模块课程的基础上,再增加一批优质课程,创建一批品牌课程。通过专题讲座、大班授课小班讨论、团队学习、互动交流、线上线下混合等教学形式,创新通识课程教学方式,实现通识课程知识性和政治性的统一,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
3.重点开发具有思政元素的特色课程系列。组织学校知名教授、教学骨干、科研骨干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徽学系列”等特色课程,进一步将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省情国情与国际形势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使广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责任与担当。
4.探索发挥实践课程的思政功能。把实践育人摆在实践教学环节的突出位置,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系统设计实践育人教育教学体系,发挥实践育人作用。分类制定实践教学标准,提高实践教学比重,组织师生参加实践教学活动,完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育人体系,提升大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大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情怀。系统规划第二三四课堂活动,强化第二三四课堂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认识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大学生的“四个自信”。
5.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示范项目。坚持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相结合、课程建设与深化改革相结合、重点推进与鼓励创新相结合,实施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示范项目计划。在全校范围内,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通识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三类,开展示范项目分类遴选工作,鼓励跨学科、跨专业联合申报。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推广到全校所有课程。
6.全面提高教师思政教育能力。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原则,明确全体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和责任意识。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变教师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轻价值引领的观念,通过多种方式,引导所有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重点围绕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组织校内外专家讲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备课活动。充分运用入职培训、专题培训、专业研讨、集体备课等手段,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提升教师将思想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融入到每一门课程的能力。完善激励评价机制,鼓励教师投入更多时间精力研究课程思政,注重运用课程思政建设成果,落实育人价值导向,形成全员育人有效机制。
7.完善课程思政育人评价体系。将课程思政理念有机融入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从源头、目标和过程上强化思政教育理念对课程建设的引领作用,并在教学建设、运行和管理等环节中落到实处。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和教学督导听课制度,在听课记录中体现课程思政内容。不断完善评价体系,将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纳入评教指标,使思政元素成为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强课程标准的审核,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课堂教学、教案评价、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将课程思政作为首要因素和重要监测指标。在一流本科课程、各类各级精品课程、公开示范课观摩课的遴选立项、评比和验收中设置课程思政指标。在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智慧教学竞赛等大赛评价标准中设置课程思政育人观测点。
五、实施保障
1.组织领导。建立党委书记、校长带头抓课程思政工作机制。健全工作机构,成立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分管思政工作、教学工作的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
2.协同联动。建立党委宣传部、组织部、人事处、教务处(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学生工作部(处)、研究生院、社会科学处、科学技术处、团委等相关职能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其他学院各负其责、互相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构建各学科体系间任课教师的工作交流机制,定期开展调查研究,及时研究提出具体政策和措施,确保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落到实处。加大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力度,形成全校努力做好、教师认真讲好、学生积极学好的良好氛围。
3.工作考核。定期对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建立动态化、常态化评价模式。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和课程思政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完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实现对课程思想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的全面评价与考核。完善单位考核体系,将学院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纳入年终考核。
4.经费支持。学校设立专项经费保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稳步推进。通过项目形式对课程思政工作提供资助,并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实施动态管理,确保专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鼓励各教学单位设立专项经费,保障课程思政工作推进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