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示范课系列报道】转识成智 由智化行:《中国哲学史》的课程思政探索之路
编辑:李进
预审:李汪根
时间:2021-05-17 点击数:
《中国哲学史》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作为学校课程思政教育改革项目之一,课程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戴兆国教授经过近些年的探索,该课程实现了“转识成智由智化行”,在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所创新。
转识成智,创新思政理念
课程思政不是“课程”与“思政”的简单拼贴,而是旨在将学生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智慧与做人品德。戴兆国老师认为,作为课程教学功能的延伸,课程思政的开展是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增进智慧、参与实践的过程。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引导学生实现“明理”“悟道”“力行”的阶段性跃迁,树立君子人格,提升道德境界。
在《中国哲学史》具体教学实践的展开过程中,戴老师始终贯彻“化理论为德性,化德性为德行,化理论为方法,化方法为方向”的“四化教学法。”“知”是“行”的先导与基础,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意志就会动摇、行为就会盲目。提高学生的认知需要老师将理论知识讲深讲透,用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为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要讲清楚“是什么”“为什么”以及“如何做”。讲清楚“是什么”能够让学生“知其然”,讲清楚“为什么”能让学生在“知其然”基础上“知其所以然”,讲清楚“如何做”则是授之以渔的过程,即教授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帮助学生将课堂所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课堂上,老师讲解儒家仁道精神,就要求学生既要理解孔子仁学思想的起源,孔子对仁学的实践,同时,更要求学生学会用仁道的忠恕原则去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做到学以成人,学以成德。
《中国哲学史》课堂教学
生命体验,丰富教学内容
课程思政的目的在于启智润心,立德树人。以知促行,以行求知。“行”是“知”的目的,提高认知能够更好地指导行动,做到知行合一。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包含理论的传授、内化与转化三个环节。戴老师在《中国哲学史》课程创造性地运用了“生命体验教学法”,让学生将“自我”带入、参与到哲学史之中,用自己的生命去理解哲学家的生命,开启一场穿越之旅,让学生在学习中国哲学的过程中切身体悟哲学中所蕴含的生命智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戴老师还会带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户外,进行直接的生活哲学体验。师生共同在漫步在花津湖畔,赏景吟诗唱和,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过程中玩味中国哲学的生意和意趣。这一体验的过程为实现理论与智慧之间的转化提供了津梁,课程思政注重实践性的一面也在体验的过程中得到了落实。
“四化教学法”成果展示——生活哲学体验
师生互动,优化教学方法
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质量应当坚持传授与启发相统一的原则,归根结底是要尊重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与创造性。《中国哲学史》的课堂打破了传统的“一言堂”授课方式,走向了“对话式”教学,教学方式由老师一人的“独唱”转变为师生共同的“合唱”。这种课堂翻转不仅仅是形式的翻转,而是课堂质量的翻转。老师的引导与同侪之间的互助能够激发学生潜能,全方位培育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中国哲学史》的课堂上,学生都有机会走上讲台授课,老师根据每位同学的发言予以评价与指导。这种教学方法既能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又能够为学生提供全新的学习体验,受到学生的欢迎,将全方位育人的课程思政目标落到了实处。
“四化教学法”成果展示——课堂翻转
在实践“四化教学法”的过程中,戴老师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因材施教,因人导学,挖掘不同专业中蕴含的课程思政教育资源,不断提升思政课程的思想性、针对性与亲和力。作为“四化教学法”的成果展示,《道谭》的部分成果是师生之间通力合作的成果。如戴老师与文学院学生共同创作的《诗与思》,“哲学乃思之诗,文学乃诗之思。哲学是从精神的深处往内看世界,文学是从精神的深处往外看世界”,在于体育学院的学生就哲学与体育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时,戴老师提出“哲学是精神的体操,体操是身体的思维”,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都是师生集体智慧的产物,是《中国哲学史》课程思政资源开发与积累的亮点。
《中国哲学史》将课程思政的要求和宗旨贯穿其中,融“四化教学法”于具体的教学过程,重点发挥《中国哲学史》的学科特点,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增进人生智慧,培养爱国情怀,树立文化自信,造就一批“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品德高尚”的新时代的“国民表率、社会英才”。
学生评教结果及课堂笔记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