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简介

课程思政名师专场讲座讲义:余亚斐-德性与实践——《中国哲学史》课程思政探寻

编辑:刘文强 时间:2020-09-21 点击数:

德性与实践

——《中国哲学史》课程思政探寻*

余亚斐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芜湖241003)


要:《中国哲学史》课程思政主要围绕着思政课如何合理有效地嵌入《中国哲学史》课程这一问题展开。这两种课程既具有相关性,存在着相互融合的基础;也具有差异性,为两者相互借鉴提供可能。《中国哲学史》课的特质是德性,而实践则是思政课的主要特点,寻求两种课程的特质,是课程思政设计的关键。在具体课程讲授中,既要确立思政课的指导地位,也要发挥《中国哲学史》德性方面的作用,既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贯通《中国哲学史》课程,又要将《中国哲学史》中的德性方面落实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去。

关键词:课程思政;《中国哲学史》;思政课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把思政教育贯彻于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教育部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工作指示。安徽师范大学有针对性地开展了“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的建设,其中《中国哲学史》课程是其中之一。《中国哲学史》课早在1975年就进入了安徽师范大学的本科课堂,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法学等专业都开设过这门课程,其他许多专业也开设了相关课程。《中国哲学史》课历史久、受众广,对其开展课程思政的探寻,意义自然也非常大。

一、《中国哲学史》开展课程思政的基础与条件 

思政课与《中国哲学史》同属于人文学科下的课程,也都属于理论课,这两门课程之间具有相互参照、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基础,这是《中国哲学史》能够开展课程思政的条件。

一方面,思政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立足于中国当代社会主义实践,尤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一背景,所以,思政课是立足于中国国情的,其内容也自然包含了反映中国历史传统、中国人的精神特质以及行为方式的《中国哲学史》课程中的优秀理论。就中国国情来说,《中国哲学史》讲的是源,思政课讲的是流,所以,两者能够有效衔接。另一方面,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中国哲学史》展现了中国从古至今不同时代精神的精华,而我们今天讲授《中国哲学史》,其目的,既是为了通过回溯传统,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怀,也是为了经世致用、古为今用,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促使传统哲学的当代转化。所以,《中国哲学史》课程与思政课的结合有一定的必要性。

不过,这两类课程也存在着一些差异,这里主要谈三点。第一,从功能地位上来讲,《中国哲学史》是一门思想理论课,它所讨论的核心是中国历代哲学家所创造出的哲学思想的逻辑发展。而思政课不仅讲思想理论,还有其政治的要求,它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任务,所以,思政课不仅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在社会主义国家,还对一般理论课起到思想指导的作用。第二,从理论旨趣上来讲,思政课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所要传授的是无产阶级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所要回应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所面临的问题,所以,思政课有特定的阶级基础、理论旨趣和问题导向。而《中国哲学史》课程的范围更加广泛,思想更加多元,拿先秦诸子百家来说,百家学说各代表着不同的社会群体,表达不同的社会理想,阐述不同的思想理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第三,从思想特点上来说,《中国哲学史》课以德性问题为中心,将人的内在修养放在首要和根本的位置,当然这是从大的方面来说,并不是每一位中国哲学家都如此。而思政课更加强调实践的方面,尤其是当代中国实践,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教人们如何分析和解决当前问题。

思政课与《中国哲学史》课之间的相关性,表明两种课程具有相互融合的基础;而两者的差异性,则为《中国哲学史》课程思政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因为课程思政既不能把思政课的内容生搬硬套到专业课上,必须要寻找到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又不是简单地重复讲解,要在保持彼此差异性中达到两者的有机结合,实现和而不同,所以,寻求两种课程之间的特质,是《中国哲学史》课程思政设计的关键。特质不仅指特点,还体现了自身所具备而对方不具备的优势,只有抓住课程的特质,才能发挥其优势,在课程间融合中既取长补短,又保持各自的相对独立性。

“德性”是《中国哲学史》这门课的特质之一,这既是说《中国哲学史》课程中的许多内容都是讲德性的,也是说我们过去开设并讲授《中国哲学史》课的目的也是落实在德性上,旨在唤醒和培养每一位同学的德性,由内在的德性外化为实际的德行,由个人的德行再逐步扩充至整个社会的善。在当代社会,讲德性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只讲德性,或过多地讲德性,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因为德性是一个人内在的品质,过度讲求个体的内在德性,容易导致对外在与公共实践领域的轻视,外在与公共的实践领域有许多,如科学技术的研究、自然规律的探索、生产力的进步、社会法制的建设,对社会不正义的揭露与改革等,这些是大多数中国古代哲学家们所忽视的,也是《中国哲学史》课程所欠缺的。如明清时中国出现了一种名叫“实学”的哲学思潮,主张力行经世致用、修己治人,实学以反传统的面目出现,如顾炎武批评道:“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未得其精,而已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物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庙丘墟。”[1]311而实学所倡导的生活实践与社会实践正是当代社会发展所极为重要的,也是思政课最为重视的。

实践是思政课的重要特质之一,一切理论与观念都是从实践中来,也都应回到实践中去。德性作为人的内在品德,属于观念的范畴,是外在社会关系与实践活动的内在反映,古人所追求的品德反映的是古代的社会关系和古人的实践生活,而今天的社会关系和实践活动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需要《中国哲学史》课程在思政课的引导之下作出调整,加以补充,去除历史性的外衣,抽取合理内核,以适合当代中国的社会实践。

二、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贯通《中国哲学史》课程

课程思政重在发挥思政课对其他课程的指导作用,基于思政课与《中国哲学史》课程的特点,落实《中国哲学史》课程思政,就要把思政课中所体现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实践贯穿于整个中国哲学史的讲解中,并以此为参照,重新衡量和评价中国哲学诸多思想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中国哲学史》课程是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中国各个时期的哲学加以概述,并对其来龙去脉、内在的思想关联进行系统的阐释。所以,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贯通《中国哲学史》课程,就需要我们在讲解各个历史时期的哲学时,不仅要把哲学思想放置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分析其产生的历史原因,评价其历史意义,还需要以当代实践作为阐释和评价的参照,继承仍然适用于当代实践生活的哲学,重点阐释在历史中被埋没而在当代却有其用武之地的哲学,并深入发掘当代实践的传统根源,在清源正本的过程中,推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完善与进步。下面略举四个教学案例加以说明。

(1)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批判《周易》的占卜之用

中国哲学萌发于殷周时代,在那个时代,鬼神文化占据主导,人们遇到大的事件,首先是通过祭祀或占卜的方式求助于神灵的启示来解决,这显然是与当代实践的科学精神相背离的,是需要加以批判的。在那个时期,产生了一部重要的著作叫《周易》,《周易》是古老的中国人对宇宙万物产生、演变规律的总结,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经典,也是《中国哲学史》课程重点要讲解的内容。《周易》中包含了许多重要、合理且积极的思想观念,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安不忘危、否极泰来、鼎新革故、穷则思变、改过迁善、思不出位、见仁见智、乐天知命、能屈能伸、同归殊途、小惩大诫等,这些观念是构成中国人思维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也仍然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在课堂上要加以继承和发扬。但是,《周易》的历史局限性也比较突出,如北京大学哲学系编撰的《中国哲学史》教材评价说:“《易经》中所包含的这些朴素辩证法思想的萌芽是十分可贵的。但是,他把事物的‘对立’和转化抽象化、神秘化,认为人们对于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无法认识和驾驭的,而只能乞求于神的启示,然后再来决定人们的行动。因此,《易经》的这些朴素辩证法思想因素,带有严重的宗教神秘主义色彩。”[2]13《周易》在当时主要是以占卜用书呈现在世人面前,时至今日,许多同学一提到《周易》,首先想到的不是哲学智慧,而是占卜算命,这就需要我们以批判性的眼光来看待它、讲授它,去除《周易》身上历史实践的痕迹与神秘色彩,发扬其当代价值,使其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贡献智慧的力量。

(2)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看待老子的“无为”思想

中国当代社会主义实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动力,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奋斗,这些观念是思政课所大力倡导的,也是符合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的。但是,这些观念与中国哲学史中的某些思维和思想并不完全一致,这些需要我们在讲解《中国哲学史》课程的时候,不能一味地复古非今,而要积极地将古人的智慧与当代中国的实践需要结合起来,促使传统哲学的当代转化。以老子为例,老子倡导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和谐,这一思想与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相一致的,但是,老子针对人们过度有为、忽视无为的问题,在表述自己哲学思想时,把重心放在了无为上。在我们过去讲授老子哲学时,也常常侧重于老子无为、虚静的一面,对老子有为的思想则讲解不够,这样就会给同学们造成一种误解:好像老子只遵循自然,而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讲解就会与我们当代中国社会实践格格不入。实际上,老子是主张“无为而无不为”的,在王邦雄等人编写的《中国哲学史》中说道:“有一个观念亟待澄清,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是一体的,不可断为两截。”[3]122有为与无为的对立,涉及到人为与自然的关系,过度重视自然,势必会否定人的作为,而过度崇尚人为,也会造成人对自然的破坏,如何在人为与自然中,在提高生产力与保护生态之间找到某种平衡,才是当今社会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一味地倡导和鼓吹老子哲学中的无为,而否定人对自然的改造,这既是不切实际的,也是有害的。所以,我们应当基于当代社会的问题来理解、讲授老子,让老子的哲学在当代社会实践中继续发挥积极的作用。

(3)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重审法家的法治精神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也是思政课的主要内容之一。法制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实践,所以在我们讲解《中国哲学史》中法家哲学的时候,就需要将当代中国的法制实践贯穿其中,并以此为参照,来重审法家的法治精神。古代法家以“法治”为治国之道,讲求“以法治国”、“缘法而治”、“任法去私”、“法不阿贵”、“因时立法”、“布之于众”等,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政治遗产和思想财富。不过,传统法家的法治思想也有许多是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与当代中国法制建设与实践的,如法家尊君,主张君主权力专断,君主掌握国家立法权,宣扬“法自君出”、“法政独制”等政治主张,认为法治是巩固君主集权的重要手段。而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享有国家立法权,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要保持其应有的独立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将权力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因此,现代法治的实质是民主的法治。又如,法家虽然提倡“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是法家所谓的法治仅仅是统治百姓的工具,其对象是不包括君主的,如果君主犯法,则无法可依。所以,我们在讲授《中国哲学史》中法家哲学时,一方面要从历史的角度阐述其历史的进步性和当代意义,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用辩证的眼光,加以反思和转化,推动我国法治化建设进程。

(4)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重建传统的“三纲”观念

哲学思想虽然有其内在的发展逻辑,但从根本上来说,是实践活动的反映。“三纲”作为中国古代社会,尤其是封建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念,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现实状态与人们的实践活动。所谓“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是中国古代家天下宗法社会的反映,是为了维持封建大一统而确立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三纲”虽然是在汉代正式提出,但是早在春秋时就已经有了雏形。不可否认,“三纲”的提出具有重要的历史进步意义,尤其是在鬼神文化占据主导的春秋,通过确定家族和国家的伦理纲常来维护社会的稳定,通过加强君、父、夫的责任来带动国、家、天下秩序的安定,较之于崇信鬼神,的确是一大进步。但是,“三纲”所依赖的社会条件如今已经不存在了,在当今,人们的实践生活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代中国是民主社会,而非君权专制社会,讲求男女平等,而非男尊女卑。所以,在我们讲解《中国哲学史》中“三纲”观念时,既要阐明其历史的进步性,更要对“三纲”的思想加以重建。如北京大学何怀宏教授就提出代替旧三纲的新三纲,即“民为政纲、义为人纲、生为物纲。”[4]新三纲对旧三纲的重构,正是以当代中国实践为依据的。

理论来自于实践,又要回到实践,服务于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并推动理论的发展。《中国哲学史》作为大学的一门理论课,也要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背景下进行讲授,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进理论创新,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三、将《中国哲学史》中的德性方面落实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落实课程思政,一方面要自觉地以思政课的要求和指导来上好专业课,让专业课的教学目标与思政课同步衔接;另一方面也要发挥专业课的特长,让专业知识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的成败取决于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实践离不开主体,而《中国哲学史》所重视的德性正是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缺失了德性,实践主体是不完善的,实践活动也终究会失败。所以,我们在讲授《中国哲学史》的时候,有必要引导学生树立和培养德性,并将个人的德性落实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去。德性是一个人的内在品质,《中国哲学史》中的各家学派都提出了相应的德性要求,如儒家的孝慈、仁义、礼节、忠信,道家的虚静、本真、俭约,墨家的兼爱、非攻等,这些美德如果从当时的历史实践活动中脱离出来,并与当代实践活动相结合,进行相应的调整与转化,都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下面略举三个教学案例加以说明。

(1)儒家的忠信与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

忠,是儒家倡导的重要德性,如孔子说:“主忠信”(《论语•学而》),一个人的内心要有忠有信。忠信,首先是从内心上来说,在中国哲学看来,心是实践主体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行为的源动力,忠于心,诚于心,才能进而忠于人、诚于人,忠于事、诚于事,正如皇侃曰:“忠信为心,百行之主也。”[5]13所谓“忠”,是中心的意思,一个人的言行立在心的中间,不偏离内心,不违背内心。所以,忠,首先是指忠于自己的内心。儒家所讲的内心,不是意识、观念,更不是情感、欲望,而是一个人的良心、良知。所以,忠就是忠于自己的良心、良知。只有忠于自己的良心,心中才能有信念,才能不自欺,进而不欺人;也只有忠于自己的良心,内心才能有所坚守,对国家、人民的忠诚才能发自内心,真诚而不虚伪。今天我们国家倡导“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还主张“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自信、信仰首先是自己的内心要相信,心中不信,外在的言行表现就是造作、虚假。孔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认为花言巧语、装模装样的人很少有仁德。虚假的言行还会反过来损害人的良知,导致道德水平的下降。所以,我们在讲解《中国哲学史》中儒家忠信思想时,既要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美德,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自己内心的体认,来培养爱国主义的情怀。

(2)儒家的礼节与当代中国文明的践行

在《中国哲学史》课程中,儒家的礼节是重点要讲解的内容,将儒家的礼节与当代中国文明的践行结合起来,是课程思政有效落地的内在要求。文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文化自信也是党和国家要达到的目标,而礼节既是文明的重要标准,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正如武汉大学郭齐勇教授说道:“礼乐文化不仅促进社会秩序化,而且有‘谐万民’的目的,即促进社会的和谐化并提升百姓的文明水准。”[6]87中国历来是礼仪之邦,但是古代的礼并非完全适应于当代社会生活,这就需要我们在讲解儒家之礼的过程中,脱去儒家之礼的历史外衣,揭示礼的内在本质,并将其与现代社会实践相结合,构建现代文明礼仪。礼有礼仪与礼义之分,礼仪是礼的外在形式,礼义是礼的内在本质,礼的外在形式是多变的,在不同的历史时空中,礼的外在形式千姿百态,变动不居。所以,我们在讲授《中国哲学史》课程中儒家礼节的部分时,不必固守传统的礼仪形式,对于礼的内在本质,也要辩证地看待。古礼中讲求的规则意识、真情实感、文质彬彬、与时俱进,这些都是礼的精华,应该保留、延用;古礼中体现的封建社会等级制、家长制、性别的不平等,这些应该批判和剔除。礼节是培养当代大学生道德素养与文明礼仪的关键,在这个方面,《中国哲学史》理应并有能力配合好思政课,发挥课程育人的作用。

(3)道家的本真与求真务实作风的形成

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要求,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质。坚持求真务实就要反对一切形式主义,反对虚假、浮华。求真务实作风的形成,既依赖于制度的保障,也离不开内在德性的培养。在《中国哲学史》课程中,道家的本真思想有助于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品德与作风。在人格培养上,儒家侧重于善,而道家偏重于真,去伪存真,成为一名真人,是道家追求的理想。所谓本真,是指人本来是真,如一块朴木,又如婴儿的天真、赤子之心等,但是,后天不断膨胀的欲望与自以为是的偏见使人渐渐丢掉了本真,转而追求浮华,深陷无知而不自知,所以,道家主张通过去私、去知,以求返璞归真。正如老子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老子》第十九章)老子认为,让人民的生活保持素朴,减少私欲,规范知识的应用,这样就能消除文明带来的忧患。虽然道家的本真思想带有一定理想主义的色彩,不过,在一定程度上节制欲望、回归人的本然需求,克服人的傲慢,使人自知之明,确是有助于社会求真务实风气形成的。

综上所述,《中国哲学史》课程思政既要确立思政课的指导地位,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贯穿于《中国哲学史》课程讲解中;又要发挥《中国哲学史》课程中德性的优势,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爱国情怀、文化自信,引导学生用中国哲学的知识与智慧服务于未来的工作,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参考文献:

[1]顾炎武,撰.张京华,校释.日知录校释[M].长沙:岳麓书社,2011

[2]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王邦雄等.中国哲学史[M].台北:里仁书店,2005

[4]何怀宏.新世纪的纲常——“中华新伦理”的一个构想[J].道德与文明,2012,(4)

[5]皇侃,撰.高尚榘,点校.论语义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3

[6]郭齐勇.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

Virtue and Practice

——The Exploration of course education of the Chinese philosophy history

Yu Ya-fei

(College of Marxism,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Abstract:The course education of the Chinese philosophy history is mainly about how to embe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reasonably and effectively. The two kinds of courses are interrelated and have the foundation of mutual integration. There are also many differences, which provide the possibility for the two to learn from each other.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hinese philosophy history is virtue, while practice i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t is the key to design course education to seek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wo kinds of courses. In the teaching of specific courses, wo should not only establish the guiding posi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but also play the role of virtu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In teaching,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should be integrated with the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and the virtue of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should be put into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course educati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作者联系方式: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

电话:18895388590

邮箱:yuyafei6277@163.com